港股現在處於很值得作出以中線為目標的吸納水平!過去一個月,港股像吃了瀉藥一般,不但錄得大幅的急跌、而且跌幅要比全球其他股市的跌幅多近兩倍!在過去一個月,香港恒生指數由 24,400 點急瀉至今日的 18,145 點,下跌幅度達 24%。現時,港股已跌穿過去五年內的低位、亦已十分接近過去十年內的低位 (分別是 2012 年的 18,056 點和 2016 年的18,278 點)。除此以外,港股的估值亦已跌至十分低殘的水平,現時的歷史市盈率只有 6.5 倍!
當然,「跌得多」不代表一定抵買,但觀乎近日幾個主要令港股急跌的因素,我們認為並 非「完全真實致命」,當中有些更是「有過度悲觀/恐慌之嫌」。 所以,我們認為在如此低殘的水平下,如果大家有持貨的能力 (最少有持貨12-24 個月的打算)、亦不介意中間的短期波動、甚至是再下跌的話,現時確實是一個良好的機會作出買入港股/港股基金!
至於近日幾個主要令港股急跌的因素︰
一、市場擔心中國會因支持俄羅斯而最終亦被美歐作出嚴厲的制裁。對於這方面,我們對政府充滿信心,相信政府不會作出這些「愚蠢」的行為、以不惜一切向俄羅斯作出支持 (因為政府根本沒有合理性要這樣做、而這樣做亦不符合我國的利益)。 而過去政府的言論,亦很明顯說明我國希望俄羅斯和烏克蘭透過和談、而非以軍事解決 今次俄烏之間的紛爭。所以,如果市場因為擔心中國會因支持俄羅斯而最終亦被美歐作出嚴厲的制裁的話,我們認為這擔心有點多餘,或太看重我們和俄羅斯的關係了!
二、市場擔心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有被美國監管機構強制除牌的風險。不過,我們認為這不應該成為觸發股市在近日出現大跌的合理原因!因為這「除牌」的風險,早在上年已存在、而市場亦已一早很清楚地得知相關的風險。還有,這些 中概股不是今天就要被除牌,因美國相關法規暫時有三年的「寬限期」,即這些中概股即使不能滿足美國的審計要求,仍很大機會可維持在美國上市至 2024 年。最後,這些中概股未能在美國上市並不等於「世界末日」。首先,這些中概股不少已經安排在港作第二上市、或正準備申請在港作第二上市。所以,即使在美國被除牌,也不會影響它們股票的正常交易!其次,即使在美國被除牌,是不會影響它們的日常運作、更不會影響它們的收入和盈利前景的!
三、市場擔心烏克蘭危機會對經濟、以至股市帶來不利的影響。對於這方面,我們絕對認同,烏克蘭危機一定會對經濟、以至股市產生負面的影響。問題只在於,近日港股的下跌幅度,遠遠比美歐股市的下跌幅度多得多 (在過去一個月,港股跌了 24%、但美股只跌了 5%、歐股亦只跌了 10%)。難度烏克蘭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會遠遠多於對美國 或歐洲的影響?而且,即使有負面影響,近日 20%以上的跌幅都應該對這負面影響有足夠的反映了吧!
四、市場擔心疫情在中國再次出現較嚴重的傳播。事實上,這絕對是對港股一個「實在」的 負面因素。因疫情在中國再次出現較嚴重的傳播,會令政府不得不再次實施較嚴厲的防疫政策,如再次對部分城市實施較嚴厲的封鎖,這將再次對製造業和消費業帶來打擊。 雖然我們無法得知政府能不能再次成功將疫情壓下去,但現時股市已跌至近十年低位、已比 2020 年 3 月份的「疫情底」還要低近 15%!應該已對這負面因素有足夠的反映了 吧!
除此以外,我們亦相信政府在今年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上會作出放寬,以支持經濟不再錄得較嚴重的失速。事實上,部分數據已反映政府在這方面已開始給經濟給力!年初至今,銀行新增貸款和社會信貸規模都錄得明確的增長,固定投資亦再次回歸雙位數的按年增長。雖然這些因素不足以刺激股市出現大升,但至少可保住經濟面,不至於令經濟出現太差的表現 (甚至寬鬆的貨幣政策有利市場游資增加,輕度有利於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