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星期五
美國仍為成熟市場首選
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 摩根資產管理對環球經濟市場的展望:
1. 全球經濟增長至合理水平後,隨即下跌,包括今年一枝獨秀的美國股市,於10月出現回調,刺激資金從美國慢慢流入新興市場。
2. 前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11月28日之言論暗示,加息步調會提前停止。加息步伐減慢,美元將不會保持強勢,新興市場貨幣兌美元匯率將上升,資金回流。
3. 成熟市場仍值得投資,美國為首選。美國經濟數據良好。2018年美國公司平均有20%盈利增長,歸功於特朗普上任後的稅改。
4. 預計美國2019年企業盈利仍會有雙位數字增長。美國的軟件公司,如微軟、甲骨文盈利之高,暫時沒有其他行業可以取代。
5. 歐洲為投資成熟市場的次選。歐洲有太多不明朗因素,如德國總理默克爾宣布明年不再競選連任,以及意大利的財困。
6. 經濟週期會越來越短,股市會隨時反彈或回調,波動性高,應留意市場基本面及作多元化資產配置分散風險。
2018年11月28日星期三
看破套餐式保險計劃陷阱
你是否有這種經歷?在諮詢保險agent時,他向你推薦一個package,包括危疾、醫療、意外、人壽保險,所有保費剛好在你的預算內。這種套餐式保險計劃看似很划算。但是,你真的需要這麼多保險計劃嗎?一分錢一分貨,用這個價錢買的賠償保障真的夠用嗎?
為什麼說不要一次過買多種保險呢?其實很簡單,現在很多危疾保險已包含危疾、意外傷殘、身故賠償等。沒有特別情況,沒必要買多份保險。以下舉例:
如你剛出來社會工作,不是家庭經濟支柱,也沒有按揭貸款在身,你身故對家庭不會造成經濟影響,根本不需要人壽保險,除非你太有錢(可考慮請Jenny食飯:))。另外,你若不是從事高危工種(如地盤工作),危疾保險已包括了基本意外傷殘的賠償及醫療費用,你購買意外保險的性價比不高。
記住一分錢一分貨,套餐式保險不代表「抵」買。假設你買危疾保險,可用5000元享受50萬的賠償保障,包括危疾、意外傷殘、身故等,為什麼要將這5000元買5個保險,每個保險保障只有10萬呢?加上醫療通脹,在幾十年後你真正需要理賠時,10萬算什麼?
這些保險套餐好像為你提供各項保障,是否你最需要?保障額是否足夠呢?大家可找專業broker 為你分析。
2018年11月26日星期一
三分鐘了解保險種類
上期講解了買保險的目的,是將風險轉移,在意外來臨時,資產不致蒙受太大損失。
市面上保險計劃眾多,好像很複雜。而它們又不斷推陳出新,一般人士很難明白,應該購買哪些保險。本期將介紹幾類基本保險,以供讀者根據自身情況作出選擇。
1. 人壽保險︰在你身故後提供一筆過或定期賠償給受益人,以保障他們的財務需要。若你身故後還有債務(例如按揭貸款)必須償還,這是不可或缺的。
2. 危疾保險︰當你確診患上保單承保的危疾時,提供一筆過賠償。近年,市面上已提供可多次賠償的計劃。
3. 醫療保險︰在你住院並使用醫療服務時,實報實銷賠償你全部或部分醫療費用。
4. 意外保險︰在你因為受保事故而身故、受傷或傷殘,提供賠償及有關醫療費用。
除了保障人身之外,保險公司推出可使財富增值的保險計劃。它們並非保障類型,與是次討論主題無關:
5. 儲蓄保險:在保單期內提供現金價值、保證及非保證紅利(通常逐年增長)。
6. 投資相連保險︰中長線投資於基金等金融工具,回報率相對較高。
7. 萬用壽險︰唯一可透過借貸購買的保險,令你可用最少的錢,得到最大保額。
(image: https://www.thechinfamily.hk/web/tc/life-events/unexpected-changes/illness.html)
2018年11月23日星期五
早買保險,保障人生大計
最近有不少朋友向我詢問保險產品。那未來我會講解保險產品的基本資訊,今期先講講買保險的目的。買保險是影響一輩子的,購買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及比較不同公司的產品,不可隨便了事。
保險是為了把風險轉嫁予保險公司,它不是投資理財!保險的重要,不在於增值你的財富,而是確保資產不會因意外或疾病而大幅縮水。
普通人會經歷人生不同階段,例如置業、結婚、生育子女、子女教育、退休等等,需要提前作存款或理財準備。
舉一個例子。一位年輕人想於35歲前置業,於大學畢業後已經開始存款或作投資,準備買樓首期。到30歲已存有50萬至100萬。不幸,此時他突然確診嚴重疾病,需要做手術或長時間住院,可能有一段日子不能工作。
假如他沒有購買危疾或醫療保險,他只好自掏腰包來醫病,已儲存的置業首期可能全部花費殆盡。他病癒後,需要重新開始儲首期,置業夢想頓變遙遙無期。
假如他買了危疾、醫療保險,他可向保險公司索償,取得款項用於醫療,不用動用存款。患病並不會影響他的置業計劃。
所以,買保險不會讓你賺很多錢,而是保障你財產不會因為意外而大幅減少,你的人生計劃仍可如期完成。
2018年11月21日星期三
人口老化綻放新投資動力
前幾期泛泛介紹了大範圍下的投資機遇,本期讓我們看一個具體板塊:生物科技。恰好富蘭克林投資來公司分享生物科技板塊的市場資訊。注意到人口老化帶來醫藥需求,而生物科技其中一項產出便是醫藥。
1. 全球範圍內,65歲以上人口正在增加。例如,20年內,美國、中國65歲以上人口分別佔國家人口的20.4%及17.1%。因此老年人的健康護理開支將持續增加。
2. 年紀越大,健康護理開支越高,45至54歲健康護理開支佔6.9%,而65歲以上的開支高達13.1%。
3. 年初至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審批40種藥(去年全年為46種)。新研發的藥物和醫療技術提供了新的治療手段,並提升了健康護理的行業水平。
4. 生物科技公司用於研發的開支於過往10年增加近3倍,至1.62億美金。而每股銷售增加4倍,至519美金,有助抵銷成本上升。
5. 強勁銷售增長令生物科技公司財政狀況穩健,其2007至2017年10年複式年度銷售增長率為15.4%,高於其他行業。
6. 富蘭克林生物科技基金是香港證監會認可的唯一生物科技基金,其基金經理是生物科技/生物博士級人馬,與眾多先進生物科技公司一樣,位處三藩市灣。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審批文件予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後,基金經理會先了解這些藥是否有市場價值,如認為市場價值大,在藥物獲批准前,可先以低價買入其股票。一旦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這些藥物上市,股價會大幅上升,基金經理藉此大幅獲利。
1. 全球範圍內,65歲以上人口正在增加。例如,20年內,美國、中國65歲以上人口分別佔國家人口的20.4%及17.1%。因此老年人的健康護理開支將持續增加。
2. 年紀越大,健康護理開支越高,45至54歲健康護理開支佔6.9%,而65歲以上的開支高達13.1%。
3. 年初至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審批40種藥(去年全年為46種)。新研發的藥物和醫療技術提供了新的治療手段,並提升了健康護理的行業水平。
4. 生物科技公司用於研發的開支於過往10年增加近3倍,至1.62億美金。而每股銷售增加4倍,至519美金,有助抵銷成本上升。
5. 強勁銷售增長令生物科技公司財政狀況穩健,其2007至2017年10年複式年度銷售增長率為15.4%,高於其他行業。
6. 富蘭克林生物科技基金是香港證監會認可的唯一生物科技基金,其基金經理是生物科技/生物博士級人馬,與眾多先進生物科技公司一樣,位處三藩市灣。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審批文件予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後,基金經理會先了解這些藥是否有市場價值,如認為市場價值大,在藥物獲批准前,可先以低價買入其股票。一旦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這些藥物上市,股價會大幅上升,基金經理藉此大幅獲利。
2018年11月19日星期一
一週環球市場(美/中)
美國︰
1. 相信會為特朗普施政帶來制肘,但兩黨在對華立場漸成共識,故對華政策大致不變,與中國貿易戰及其他領域上仍會僵持。
2.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表示現時美國經濟強勁,但明年可能減速,政策制定者正評估加息的幅度及速度。而聯儲局目標為延長經濟景氣擴張,保持低失業率,及保持低通脹率。
3. 中美貿易戰糾紛暫時緩和。中美雙方表示,各級官員正就某些議題恢復談判。早前消息指中國已向美國呈交讓步清單,而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不接受。週五特朗普表示,見到中國在貿易問題上有意與美國達成協議,而他無意令中國難堪,也無意對中國貨品徵收更多關稅。
中國︰
1. 10月份的CPI 數字維持於2.5%,而PPI數字則由9月份的3.6%下跌至3.3%,符合預期。最新公佈的10月份外匯儲備數字則下跌339億美元至3.053萬億美元,連續第三個月持續下跌,有資本緩慢外流的趨勢。
2. 海航集團、復星及中國恆大等被中國人民銀行列為可能對中國金融體系構成系統性風險的金融控股類公司,因為它們「Too big to fail」。而它們購買了不少保險公司,如它們違約,未能償債,可能會引發金融機構骨牌性倒閉。
3. 隨著中美貿易糾紛緩和,人民幣走勢靠穩,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由6.9643升至6.9334,上升約300點子。
4. 內房高息債方面,內房發行人發行新債券需要更高票面息,此規律漸成常態。本週的新發行債券中,兩年期債券票面息達9-10厘。
2018年11月16日星期五
加息環境下的投資機遇
在持續加息的情況下,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基金經理認為,美國國庫債券價格會繼續下跌,藉短倉美國國庫債券,賺取利潤。更短倉日元、歐元及澳元。短倉歐元的理由是歐洲受恐怖主義、移民、歐元區解體等不利因素影響。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管理的資產比美國聯儲局更多,專注於美國、新興市場,如拉丁美洲、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等。
今年因為美國加息,而阿根廷政府又錯誤地減息,令阿根廷披索兌美金匯率在四月份曾下跌約三成,國內大量資金流走。基金經理認為阿根廷基本面不俗,看準入市時機,因為其管理資產龐大,遂約見阿根廷總統、財金官員,要求其發行5年、10年期債券。
基金經理以比市價便宜的價錢買入債券,既可救阿根廷於水深火熱,又可於半年後即獲利甚豐。可見基金經理過人膽色及對市場的精準預測。
今年因為美國加息,而阿根廷政府又錯誤地減息,令阿根廷披索兌美金匯率在四月份曾下跌約三成,國內大量資金流走。基金經理認為阿根廷基本面不俗,看準入市時機,因為其管理資產龐大,遂約見阿根廷總統、財金官員,要求其發行5年、10年期債券。
基金經理以比市價便宜的價錢買入債券,既可救阿根廷於水深火熱,又可於半年後即獲利甚豐。可見基金經理過人膽色及對市場的精準預測。
2018年11月12日星期一
投資中國,正在此時!
駿利亨德森投資來公司更新市場狀況。為什麼現在是投資中國市場的好時機呢?
1. 過去一年中國預測市盈率10.16倍,為「抵買」,而股本回報率12.88%,是入市好時機。
2. 中國消費行業充滿機遇:2017年中國勞工的平均月薪升幅為6.5%,遠高於1.5%的全球平均加幅。他們願意為高檔消費品牌支付更高價格。
3. 中國的千禧世代即將成為國內消費市場的主要買家。他們更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出國旅遊的次數亦比35歲以上的人高出一倍。
4. 消費支出對中國 GDP 增速貢獻率比出口更高。
駿利亨德森遠見基金 - 中國躍升基金特點:
1. 採取短倉配置,最多佔30%:沽空價格過高的股份,在股價下跌時即可獲利,然後以出售所得資金進行再投資。
2. 減少國際性股份,非必需消費品股票佔基金41.8%,減低中美貿易戰對基金的影響。
2018年11月9日星期五
香港保險秒殺大陸
近來不少客戶從內地過來香港買保險,香港人可能會好奇,為什麼香港保險會如此受內地人歡迎呢?以下幫大家分析一下:買香港保險相比內地保險,特別是危疾保險的優勢:
1. 香港保險投保年齡更加寬鬆,出生15日即可購買。
2. 香港是全世界最長壽的城市,保費便宜,在香港買保險,保費比國內低約20%。
3. 香港保險免體檢額度高,可購保額也更高。
4. 香港大部分保險都有分紅,回報率更高,保單滾存一段時間後,理賠金額會比保額更高。
5. 香港保險就嚴重疾病提供多重理賠,比內地保險保障更完善。
6. 香港保險免責條款比內地少。
7. 香港保險理賠更加規範便捷,嚴進寬出。
8. 香港保險監管嚴格,保險公司上百年歷史,絕不會騙錢逃遁。
9. 香港保險多以美金作貨幣單位,較人民幣保值,降低內地客人的匯率風險。(年初至今,人民幣兌美金匯率跌了近一成,而美匯指數升了4%)
(image source: https://asiabc.co/blog/2015/06/china-tourists-hong-kong-personal-insurance-policies-on-shopping-list/ )
1. 香港保險投保年齡更加寬鬆,出生15日即可購買。
2. 香港是全世界最長壽的城市,保費便宜,在香港買保險,保費比國內低約20%。
3. 香港保險免體檢額度高,可購保額也更高。
4. 香港大部分保險都有分紅,回報率更高,保單滾存一段時間後,理賠金額會比保額更高。
5. 香港保險就嚴重疾病提供多重理賠,比內地保險保障更完善。
6. 香港保險免責條款比內地少。
7. 香港保險理賠更加規範便捷,嚴進寬出。
8. 香港保險監管嚴格,保險公司上百年歷史,絕不會騙錢逃遁。
9. 香港保險多以美金作貨幣單位,較人民幣保值,降低內地客人的匯率風險。(年初至今,人民幣兌美金匯率跌了近一成,而美匯指數升了4%)
(image source: https://asiabc.co/blog/2015/06/china-tourists-hong-kong-personal-insurance-policies-on-shopping-list/ )
2018年11月7日星期三
彭偉新分析中港環球市況
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先生分析最新市況要點:
中國、香港市況:
1. 美金兌人民幣匯率: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7」是一個重要防守位置,中國會力保「匯率為7」關口,一旦破7,資本外流將很難受控制。另外由於中美貿易戰,人民幣走弱,可能令美國認為,中國將貶值人民幣以抵消美國對中國加關稅的影響,增加中美談判的難度。因此中國不能讓人民幣反彈過多,美元兌人民幣將維持在 6.5-6.9 之間。
2. 以波浪理論預測恆指走勢:恆指現在處於浪A,浪B將會在2019年內出現,恆指會升至3萬點左右,然後迅速回調,千萬不要把浪B誤讀為牛一。在浪C出現時,將會出現全球性股災,預測恆指會跌穿2萬點。
3. 因加息週期,本港樓價會持續向下,預計最少下調3成。
4. 過去一個月內,有105億美金資金透過基金,流入中國股市。可見不少外國投資機構認為中國股市P.E吸引,開始買入。
環球市況:
1. 資金流:今年以來,全球大多資金流入股市,淨流量多於債市,主要流入美國股市。
2. 中美貿易戰短期不會結束,無論美國中期選舉結果如何,民主、共和黨都會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但中國不可能為了討好美國,全面開放電訊及銀行市場。中國將頑強抵抗。預測美國會因為貿易戰導致經濟下滑,最終與中國商討解決貿易紛爭。
3. 美國企業盈利持續增長,美股仍有機會破頂,至明年下半年可繼續買入美股。
4. 美國科技公司(如蘋果公司)紛紛發展電動車板塊,在未來可以持續關注此板塊。
5. 歐洲地區資金持續流出,意大利財困及英國脫歐問題將會繼續影響歐洲。
2018年11月5日星期一
一週環球市場-美歐日中
一週環球市場 – 京華山一
美國︰
1. 10月份美股經歷調整,近日,聯儲局兩位官員認為,現時股票市場波動對經濟的影響不大,如市場持續動盪更久,才會改變經濟展望。
2.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電話交談後,達成理想協議。市場傳出,他指示內閣官員撰寫與中國的貿易協議,歡迎美國擴大對中國出口貨品。市場期待下週G20峰會期間,兩國領袖的詳細交談結果,市場對於貿易糾紛的緊張暫時緩和。因此恆指上星期五單日升幅超過1000點。但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洛德否認了撰寫貿易協議的傳言,外圍市況再度反覆,今日恆指下跌550點。
歐洲︰
1. 歐洲央行維持買債計劃於年尾結束,為明年年底加息留出空間,決策者重申目前利率至少保持到明年夏季。
2. 意大利赤字佔GDP達3.1%,違反歐盟赤字不可超過GDP 3%的規定,今個星期,意大利會向歐盟提出新的財政預算案。
日本︰
1. 日本央行在購債計劃中,調整短債的買入量,1-5年期債券購買天數減一天。並提高了每次操作可能購買的規模,而3-5年債券買入量則只是計劃的中間值,而5-10年期債券買入量則保持不變。分析指,更改債券的買入量,將提高日本債券市場活力,改善市場功能。
中國︰
1. 早前中國債券增信公司聯同杭州銀行,為發行人發行信貸風險轉移保證工具,類似CDS (信用違約掉期),為發行人提供額外擔保,如發行人違約會支付一定費用。據悉,人民銀行將為中國債券增信公司提供100億人民幣,為民企發債提供支持。
2. 人民銀行決定增加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1500億人民幣,以支持金融機構對微小企和民企的信貸投放。
3. 中國央行將首次在香港離岸市場發行央行票據,年期為3個月及1年,各100億,吸收離岸人民幣走資,以增加人民幣沽空成本。
4. 中國恆大新發行2年、4年及5年債券,共18億美元,息率分別為11%,13%,13.75%,由於票面息遠高於市場上已發行的債券,引發債券大跌。
美國︰
1. 10月份美股經歷調整,近日,聯儲局兩位官員認為,現時股票市場波動對經濟的影響不大,如市場持續動盪更久,才會改變經濟展望。
2.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電話交談後,達成理想協議。市場傳出,他指示內閣官員撰寫與中國的貿易協議,歡迎美國擴大對中國出口貨品。市場期待下週G20峰會期間,兩國領袖的詳細交談結果,市場對於貿易糾紛的緊張暫時緩和。因此恆指上星期五單日升幅超過1000點。但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洛德否認了撰寫貿易協議的傳言,外圍市況再度反覆,今日恆指下跌550點。
歐洲︰
1. 歐洲央行維持買債計劃於年尾結束,為明年年底加息留出空間,決策者重申目前利率至少保持到明年夏季。
2. 意大利赤字佔GDP達3.1%,違反歐盟赤字不可超過GDP 3%的規定,今個星期,意大利會向歐盟提出新的財政預算案。
日本︰
1. 日本央行在購債計劃中,調整短債的買入量,1-5年期債券購買天數減一天。並提高了每次操作可能購買的規模,而3-5年債券買入量則只是計劃的中間值,而5-10年期債券買入量則保持不變。分析指,更改債券的買入量,將提高日本債券市場活力,改善市場功能。
中國︰
1. 早前中國債券增信公司聯同杭州銀行,為發行人發行信貸風險轉移保證工具,類似CDS (信用違約掉期),為發行人提供額外擔保,如發行人違約會支付一定費用。據悉,人民銀行將為中國債券增信公司提供100億人民幣,為民企發債提供支持。
2. 人民銀行決定增加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1500億人民幣,以支持金融機構對微小企和民企的信貸投放。
3. 中國央行將首次在香港離岸市場發行央行票據,年期為3個月及1年,各100億,吸收離岸人民幣走資,以增加人民幣沽空成本。
4. 中國恆大新發行2年、4年及5年債券,共18億美元,息率分別為11%,13%,13.75%,由於票面息遠高於市場上已發行的債券,引發債券大跌。
2018年11月3日星期六
固定收益,留意亞洲債券
弘收投資(Income Partners)是一家專注於亞洲固定收益投資的獨立資產管理公司,總管理資產總值達14億美金。以往只有機構投資者或私人銀行客戶可投資於其債券,近年才開放予零售投資者參與投資。近日他們來公司分享:
亞洲債券市場優勢:
1. 過去12年間,亞洲債券市場的表現優於全球債券市場、亞洲及發達國家的股票市場。亞洲債券平均每年提供 6-8% 的穩定回報。
2. 本地投資者佔亞洲信貸市場的 70-80%,對市場較為熟悉,較少受外圍因素影響而撒走資金,為亞洲信貸市場帶來支持。
3. 過去16年亞洲債券的違約率平均只有 1.5%,遠低於平均。
4. 對比其他新興市場債券,亞洲信貸的跌幅較少,而回升時間較短。
高收益波幅管理債券基金:
1. 利用衍生工具,如 CDS 信用違約互換交易,對抗市場下行風險,增加利潤。
2. 採取攻守兼備的配置,平均存續期為 2.9年、平均信貸評級BB,持有約 7%現金。
3. 與投資級別債券回報波幅率相當:自 2011年成立以來,回報波幅率 4.1%,與投資級別債券回報波幅率 3.8%相約。
4. 跌幅較市場少,年初至今才下跌約1%。
5. 媲美高收益資產的回報:任何超過 4年投資期的累計回報都超過 30%。
亞洲債券市場優勢:
1. 過去12年間,亞洲債券市場的表現優於全球債券市場、亞洲及發達國家的股票市場。亞洲債券平均每年提供 6-8% 的穩定回報。
2. 本地投資者佔亞洲信貸市場的 70-80%,對市場較為熟悉,較少受外圍因素影響而撒走資金,為亞洲信貸市場帶來支持。
3. 過去16年亞洲債券的違約率平均只有 1.5%,遠低於平均。
4. 對比其他新興市場債券,亞洲信貸的跌幅較少,而回升時間較短。
高收益波幅管理債券基金:
1. 利用衍生工具,如 CDS 信用違約互換交易,對抗市場下行風險,增加利潤。
2. 採取攻守兼備的配置,平均存續期為 2.9年、平均信貸評級BB,持有約 7%現金。
3. 與投資級別債券回報波幅率相當:自 2011年成立以來,回報波幅率 4.1%,與投資級別債券回報波幅率 3.8%相約。
4. 跌幅較市場少,年初至今才下跌約1%。
5. 媲美高收益資產的回報:任何超過 4年投資期的累計回報都超過 30%。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