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市場最近停滯不前?
内外圍經濟溫度不一致,中國數據壞參半
優秀的數據︰
1. M2按年增長創2016年末新高,按年增長12.4%。
2. 第一季度GDP增長勝預期,中國GDP按年同比增長4.5%。
3. 出口按年保持增長,按年同比增長近10%。
欠佳的數據︰
4. 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轉弱,現為49.2。
5. 内外資金的擔憂︰内資擔心內地經濟是否復蘇,外資擔心中美關係
最終令市場增量資金缺少,形成短期不會大跌,但不會大升的牛皮格局。
1. 除貨幣寬鬆外,中國還動用超過3萬億人民幣的資源去刺激市場,如六大國有銀行對房地產 行業的融資淨額為6,000億人民幣。
2. 中國政府對消費行業的支持,多地春節後發布增長新政,如上海提出全面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促進汽車、家電等消費、延續實施新能源汽車置換補貼。
3. 中國消費復甦空間巨大,隨著中國重新開放,過剩的家庭儲蓄可能會提供額外的支持。2023年家庭存款為18萬億人民幣。
4. 中國通脹只有1%,低於歐美,容許更多寬鬆空間,對股市是好事。
5. 中國股市的估值吸引,MSCI中國指數市盈率為10倍,世界指數為1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