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

港股可買入了嗎?

恆指經歷了坐過山車的三月,現時恆指未見突破,於21,000點至22,000點來回。那港股值得買入了嗎? 現時市場最主要有三個擔憂,拖累大市。

1. 俄烏戰爭原材料價格高企可能拖累企業盈利︰現時所見,部分企業公佈本年盈利預測時因成本上升較為保守,股票價格可能在業績公佈期時下跌。但參考歷史2014年2月20日至3月26日的克里米亞戰爭︰MSCI 世界指數1年後上升8.93%。標普 500 指數1年後上升16.45%。


2. 美國按計劃落實《外國公司問責法》,多個中概股股價下跌。其他2024年才開始第一輪退市操作,即時中概股於美國退市不影響本身企業價值,同時可來香港上市。


3. 環球加息︰英國、美國等國家加息,市場憂慮加息對股市造成壓力。但相反中國減息,去年12月,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由3.85%下調至 3.80%。本年1月,下調中期借貸便利(MLF)10個基點、分別下調1年期和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0個基點和5個基點。

全年走勢關鍵因素在於中國支持經濟力度

1. 救房地產政策已不斷推出,力度還必需加强。現時房企向銀行借錢併購貸款不計入三條紅綫。市民買樓︰降低房貸利率,加快審批,但效果慢,信心未回暖。房企發債︰銀行代表房企發債券,房企用資產作抵押品。

2. 市場擔憂,中央各部門積極回應︰如中概股被退市,國務院表示美雙方監管機構保持良好溝通,並取得積極進展。

3. 全國GDP增長目標設在5.5%左右,意味更多支持政策需要出台。

此刻,如何配置中國? 

1. 悲觀情緒未必代表中國市場中長期難以修復。回顧中國市場過去周期︰中國去杠桿及中美貿易戰期間 (2018年1月26日至2018年9月30日) 下跌33%。之後兩年上升91%。

2. 值得中長線吸納:有中長期潛力高、優質實業型及高端技術型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