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

COVID-19疫情突顯生物科技行業的重要性

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集團於1974年紐約創立,70多年來逾為160 個國家和地區的数百萬位客户進行投資,管理資產總值約 1.5 萬億美元。今日為大家介紹富蘭克林生物科技新領域基金,新冠病毒疫情下生物科技行業突顯了重要性。

本基金為香港少數主要投資於生物科技行業的零售基金之一。除傳統大型製藥公司外,本基金投資50%以上的資產於中小型生物科技公司。研究團隊位處三藩市灣區,鄰近領先的生物科技公司,醫學研究大學和創業投資公司。


                               

為什麼要投資生物科技板塊?

1. 新冠病毒疫情突顯生物科技行業的重要性。本次新冠病毒疫情擴及全球,對全球影響遠大於2003年的SARS,疫情蔓延全球各國而且持續不斷,將會大幅增加對藥物的需求,也加速醫療產業創新研發,特別是在可以研發出疫苗或有效治療用藥的生技產業。

2. 即使面對疫情挑戰,但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2020年仍審批了53 種新藥,包括不同種類的「新型」藥物。藥品創新提高了為患者提供新療法的效率,並為生物科技行業的發展提供支持。

3. 併購活動依然是行業的主要推動力。由於很多中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具有積極創新能力,而大型生物製藥公司的產品渠道較弱,但財務狀況穩健,市場預計將出現更多整合情況。

2021年7月7日星期三

銀髮債券買唔買得過?

新一批銀色債券於 7 月 20 日接受認購,債券發行額將不少於240億元,亦可能提高至最多300億港元。今次銀債合資格認購年齡由65歲降低至60歲。每手 1 萬港元,每人最多只能獲配發100手,即100 萬港元。

銀色債券,簡稱「銀債」,顧名思義就是政府特意為「銀髮族 」 即長者發行的債券。自 2016 年 起,政府每年都有推出銀色債券,供年滿65歲或以上的長者認購,而即將發售的「銀債」將合資格認購的年齡降至 60 歲。

政府至今發行的銀色債券年期均為三年,每半年派一次息,息率與通脹掛鈎。而今年發行的銀色債券,保底息率更調高至3.5%。

和iBond最不同的地方,是銀色債券不會在港交所上市,亦不設二手市場。所以,如果投資者想在銀色債券到期前賣出套現 ,只可以原價,加上相應的累計利息,賣回給香港政府,所以仍是只賺不賠,除非香港政府破產。所以,不像iBond投資者不可以在上市第一日,就把債券賣出賺取差價。雖然可以賣回給香港政府,但只能收回 100 元的成本價累計利息。所以,銀色債券的投資者必需有持有至到期的打算以收息為主。